現代科技已經廣泛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,比如預制式一體化提升泵站的出現就為大家解決了不少問題,那么大家了解它的安裝方式及其設計注意事項嗎?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。
預制式一體化提升泵站安裝說明:
一體化預制泵站進水來自規劃單排d2000mm雨水管道,進水接 人格柵井粉碎污物,然后通過配水堰均勻配水給3個預制泵井,通過潛污泵提升后通過3根DN1200mm管道匯集為1根DN1800mm管道,在DN1800mm管道上設置蝶閥,以作檢修用,在排入目標地點前設置防潮井,安裝鴨嘴閥防止雨污水倒灌。泵并組合設計目前一體化預制泵站單個泵井直徑大為4m,單筒流星為1.0m3/s ,為滿足泵站3.0m3/s的設計規模,需要設置3個預制泵井,為攔截污物,保證泵井內水泵運行安全,在3個預制泵井的前部設置1個格柵井,同時通過格柵井向3個泵井進行均勻配水。
格柵井內安裝粉碎性格柵1臺, 3個預制泵井內分別安裝3臺潛污泵 ,雨水通過粉碎性格柵后配水排入3個預制泵井。按照建設方要求進行分期建設,近期實施格柵井和2-個預制泵井 ,規模達到2m3 /S ,遠期實施1個預制泵井 ,規模達到3m3/ S。
預制式一體化提升泵站的設計注意事項:
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積不應小于大- -臺水泵的出水量,若要滿足該規范,擬泵站有效水深3m , 井筒內設三臺泵,考慮一臺備腺,單井筒方案時,若污水泵站流星大于大規模流星,則需設置多套井筒并聯案。
這一規定是為了防止水泵頻繁開啟而規定的,水泵為自動控制時,每小時開動水泵不得超過6次,但隨著水泵工藝的進步及自控系統的改良,目前進口水泵每小時啟泵次數可達20次,產水泵可達10次,可大大提高單井筒的規模,為一體化泵站的進一步推廣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。
制定發布水體治理技術指南,深化城鎮黑臭水體治理,持續優化城市水生態系統;推動智慧水務、水質監測、大數據等熱點領域及服務創新研發;加快水環境治理產業高效化轉型,實施一系列自主研發應用成果,帶動水處理綜合服務整體升級,拓展水環境治理在清潔能源、工業制造等領域的新型示范應用。
連續纏繞加玻璃纖維筒體,優化設計,通過計算機控制纏繞走向和厚度,確保厚度均勻并達到設計要求。質量穩定優良,出廠前進行100%防滲漏試驗,確保無泄漏。